2023年12月15日晚19:30,第七届“鹂鸣春晓”全国作曲比赛开幕式暨中国音乐学院附中作曲教师室内乐作品音乐会在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歌剧厅成功上演。出席本场音乐会的嘉宾、校领导有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高缨、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郭萌黎教授、天津朱莉亚音乐学院院长徐昌俊、汉堡国立音乐与戏剧大学作曲教授陈晓勇、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郭元、西安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吴延、上海音乐学院附中作曲学科主任强巍昊、上海音乐学院附中教师邵青、沈阳音乐学院附中理论学科主任刘旭娜、天津音乐学院附中理论作曲学科主任朱培宾、中国音乐学院附中校长赵嘉楠、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党总支书记祁占平、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副校长袁昊昱、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副校长康波。
音乐会伊始,由中国音乐学院附中校长赵嘉楠致辞。首先,他对所有嘉宾和同学们的到来表达了感谢。他指出,“鹂鸣春晓”全国作曲比赛始终致力于推动中等职业艺术院校音乐创作人才的培养,受到各校师生的热烈欢迎和高度重视。本届比赛致力于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突出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完美呈现了“吐故纳新”的赛事宗旨。最后,他对所有参赛选手表示祝贺,向评委老师和嘉宾们表示敬意,向所有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表达感谢,并预祝比赛圆满成功。
赵嘉楠校长致辞
本场音乐会上演了附中作曲教师新创作的七部作品。音乐会以作曲家梁文曦为长笛、琵琶和打击乐而作的室内乐《合》开场,作品选用三种不同演奏方式的乐器,强调了不同音乐风格以及音色的融合,表达出作曲家追求和而不同声音的创作理念。
梁文曦《合》
《戏》是作曲家贾悦为大提琴和钢琴而作的作品,她从中国传统戏曲中取材,将京剧音乐的各种元素尽量打散融化在作品的每一个细节中,在音乐细小的结构内充分展现了中国京剧艺术的神韵。
贾悦《戏》
《纪念》是作曲家朱赫为小提琴、中提琴而作的作品,他以此作纪念一位敬爱的师长,作品借用这位先生的主题旨在透过音乐主题之力,探究音乐演奏的时间流逝过程对人内心与之产生的特殊连结,以追寻记忆中恩师之身影。
朱赫《纪念》
《童话》是作曲家芮雪为扬琴、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单簧管而作的五重奏作品,作曲家有意保留了较为传统的音乐风格与写作手法,结构清晰而凝练, 同时音乐的愉悦感与灵动的律动始终贯穿全曲, 犹如冬日雪后撒下的一抹阳光。
芮雪《童话》
《当清风吹过草地》是作曲家袁昊昱为大提琴与钢琴创作的二重奏作品,作曲家将全曲的音高结构建立在以“A”为基音的泛音列上,并尝试通过多种手段赋予音乐不同的性格,或荒诞或诙谐,或肃穆或神秘,好似“清风吹过草地”,以此曲描绘想象中站立在“一小片”草地上的样子。
袁昊昱《当清风吹过草地》
《第一钢琴奏鸣曲“浪淘沙”》是作曲家孙程程为钢琴独奏而作的作品,“浪淘沙”这一词牌名给予了作曲家许多联想与启发,作品运用非八度循环周期人工音阶作为音高系统,结合多种复调技术手法的运用,使音乐的织体纷繁复杂,以期探索钢琴演奏的多声趣味。
孙程程《第一钢琴奏鸣曲“浪淘沙”》
《凝视边界的第三种视线》是作曲家谢鑫为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而作的六重奏,作品分为四个乐章(“发现”、“彼岸”、“无界”和“转化”),作曲家试图在作品中探索传统音乐的边界、发现新音响视野,并尝试以另一种面貌来重新理解与传统音乐之间的关系。
谢鑫《凝视边界的第三种视线》
本次音乐会的演奏家是来自中国音乐学院的于美娜副教授、熊俊杰老师、张晓峰老师、亚历山大·苏莱曼教授和北京当代乐团的优秀音乐家。他们凭借卓越的演奏技巧和出色的表现力,将每一首作品演绎得淋漓尽致,赢得了观众们的阵阵掌声和赞誉。
作为一场当代室内乐作品音乐会,本次演出展示了中国音乐学院附中作曲教师在音乐创作方面的才能。希望通过这样的音乐盛宴,能够进一步推动附中作曲教师的音乐创作,培养更多的优秀音乐人才。
作曲家与评委嘉宾合影